POP Article V2.0 设为主页
收藏本站
您现在的位置:首 页 >> 企业文化 >> 企业文化案例 >> 查看文章
迟到了,罚站一分钟----对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员工行为塑造解读
录入:cnjx  来源:Internet  时间:2006-6-9  【 字体: 】 〖 双击滚屏 〗
迟到了,罚站一分钟----对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员工行为塑造解读
 ;
来源:友集团人力资源部 企业文化主管
 ;

迟到了,罚站一分钟----对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员工行为塑造解读

 ; ; 在联想历史上,开会迟到要罚站一分钟。张祖祥是联想的创业期元老,也是联想第一个被罚站的人。张祖祥有一次开会迟到,柳传志对他说:“你怎么坐下了?你迟到了得罚站一分钟。”张祖祥马上就站起来。会议停止了,讨论变成了安静。有人在看表,看够不够一分钟。一分钟到了,柳传志说:“请坐吧。”他们便接着开会。会后,柳传志找到张祖祥说:“张大哥,你不介意吧?”张祖祥说:“我不介意”。柳传志告诉他,办公司总该有个规矩,以后不管任何人开会迟到都要罚站一分钟。后来柳传志自己也被罚了几次,其中一次电梯出了故障,大家都准时去开会,没有人知道他被困电梯里,他叫了好长时间才有人把他弄出来,可他照样还得罚站。

 ; ; 谈到企业文化建设,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,但在大部分人的认识里,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工程,需要高思维和高投入,属于“高档消费品”,但我们在回顾联想企业文化建设时看到,联想在一开始就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,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并非高举高喊作文化,而是在对员工行为的塑造上下功夫,“迟到了,罚站一分钟”就是经由从对行为的塑造转变为一种独有文化的现象,在联想历史发展上,“迟到罚站一分钟”曾是联想文化建设一道独具特色的现象,是加入联想后的新员工所受到的“自然而然”文化行为影响,具有研究和学习的价值。

解读一:企业文化抓手是对员工行为的影响
 ; ; 每个企业可能因为领导者的个人风范,或者是文化的定位,在管理上有的可能会“硬”一些,有的可能会“软”一些,但都离不开对员工行为的规范要求。

 ; ; 行为规范一方面是共性的行为表现,体现的是员工的职业操守,如责任、目标、诚信等职业行为表现,这一点在目前中国还需要不断塑造和加强;另一方面就是根据企业经营和运营特点所强调的行为规范,是比较个性化的,如生产制造企业需要的是严格的行为管理,精益求精的工作质量要求;而软件公司则更多的是需要员工具备创新,需要员工具备一定的活力,基于这样的要求,对员工的行为塑造也会提出不同的要求,这种要求必须要适应该企业生产力的发展,而前者职业化行为的塑造无疑是最根本和最基础的。

 ; ; 市场竞争的加剧已经使竞争内容跃向新的层面。客户对企业的认可正在向对企业的社会化认可转变,客户对产品的采购更多的是基于对企业文化的认同,客户接触企业的员工,透过员工行为感受的是该员工的做事方式,从而感受企业的文化是否他所乐于接受,如果客户不认同企业的文化,客户也不会乐于购买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,可以说,员工的行为规范最直接反映着企业的经营理念。

 ; ; 相近的规范行为背后体现的是员工对公司文化的认同。企业里培养的员工都需要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,好象在部队里,每一个都首先要接受的是军规训练,要遵守基本的准则,没有统一行动的军队战斗力最弱,没有统一行为的企业,其文化影响力也最弱。

 ; ; 对于刚组建团队的企业来说,是员工行为的规范的“黄金时期”,根据企业文化建设基本模型来看,形成期的团队基于“灵活自主”和“外部差异”的特点,员工行为更易于塑造,不合谐的音符很快就会消失,联想建立之初,非常重视对员工行为的规范,当初,办公室为了接待客户,准备了一些烟,但大家吸着吸着,公私也就不分了,柳传志为了规避这种现象,规定不许吸公烟,尽管自己的烟龄很长,也主动戒除吸烟。

“迟到罚站一分钟”对行为规范的设计不论是有意或无意都是十分精巧的,它是一种对行为的约束和处罚,对大家的震撼力非常大,中国的人非常重视人际和“面子”,大庭广众之中罚站对于成人来说是较为严格的惩罚,具有“杀鸡骇猴”的功效,看到聚光灯下的“负罪秀”,每个人在心里告诫自己,自己决不迟到,不要大庭广众“出丑”。

解读二:员工职业行为塑造是一把手工程
 ; ; 行为在企业内部的影响从根本上来说是从上而下的,由企业一把手(精神领袖)带头,影响到中层干部,中层干部再影响到基层干部,基层干部再影响到普通员工。我们说许多行为规范流于形式,原因多是在高层、中层和基层干部,这一点上早期的联想做得十分到位,因此员工行为转变的效果也最显著。

 ; ; 举一个在不少企业都有可能经历的事情,不少企业都会在自己的新员工培训上要求新员工一些行为规范,如着正装,按要求配戴胸卡等,给大家讲了这样做的好处,培训现场不断纠正,从理念到行动影响了新员工,但新员工回到公司工作环境后,他们看到周围的老员工没有戴胸卡照样没人管,特别是看到周围的领导都不按这个规范去做,把胸卡象征性地塞在上衣口袋里,这个新员工的信心就会丧失殆尽,他们反而会觉得自己这样做“另类”,所以新员工很快变得和其它人没什么区别。这里面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“公平”,公平是员工最为敏感的“文化神经”,行为的改变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会有“适应期”,如果老员工看到管理者不做,新员工看到老员工不做,他们就会认为这种要求对他们不公平,就不会支持执行,而且他们还会把管理者不做当作他们不做的“借口”,领导在行动上带头实际上是对公平最好的注解。

 ; ; 行为改变推行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,一是看高层的决心;二是看中基层的执行力。下坡容易上坡难,对员工行为放任自流可以使企业减少不少管理成本,但如果要加强员工行为规范,不仅仅是要加大管理成本,更为重要的是一把手要率先示范,一把手带头在企业具有最具说服力的推动作用,如果一把手把基本规范建设当作别人的事情,那么很快,企业里面很多人都会把它当作是别人的事情,甚至还把这种破坏企业文化建设的举动当作是一种特权拥有的表现。所以,良好的行为规范必须从一把手做起,一把手如果觉得自己做有困难,那也不要要求别人去做,否则对文化建设反而会起到破坏性的作用。

 ; ; 所谓“礼乐发于大夫,亦毁于大夫”,“罚站一分钟”是由联想的创业领袖倡导执行的,但在2003年之后,这个联想历史上最经典的文化现象渐行“绝迹”,这一点,最终又是被联想少数高层破坏掉的。

解读三:对员工行为的塑造要从细微处做起
 ; ; 企业员工行为的改变应该是循序渐进式的,润物细无声式的,那些指望通过搞几个“运动式”的文化“组合拳”,影响或改变员工的行为都是不现实的,这种功利的心态所产生的影响也必然是“沙上建塔”。

 ; ; 给大家举一个常见的例子,我们在企业组织过许多职业技能培训,一个让大家头痛的问题就是培训的投入产出,我们关心培训后在多在程度上会对员工行为产生改变,这里的一个误区是我们往往对培训寄予过高的期望,实际情况往往是员工在培训初积极兴奋、培训中发生变化、培训后恢复原样,同时我们也发现,在简单行动上对员工反复强化的效果更易操作和执行,如在客户服务技巧的培训之后,我们就突出电话接打的“三个动作”,拿起电话报部门和姓名,电话中做简单记录,电话结束时要问对方还有什么问题,这样的要求对员工来说易于操作,又可“立竿见影”,易于坚持形成习惯,比纯粹在意识或其它行动上改变的要求更容易实现。

 ; ; 再举一个出租汽车公司的例子,出租车公司属于服务行业,无论哪一个岗位都需要具备文明、礼仪的修养,公司从规范电话接听、吃饭不浪费饭菜、节约一度电一张纸、注重环保等细节抓起,引导员工自觉以公司和员工认可的行为方式指导自己的言行。电话铃响三声有人接听,接听电话应道“您好”、“请讲”。开始时有人认为这是一件小事,何必花这样大的力气,公司针对个人素质就是企业形象的体现的问题展开讨论,使大家认识到接听电话固然是一件小事,但是从这件小事中体现出的语气、语态能让对方感受到个人的修养,并折射出企业的文化。公司领导亲自抓电话接听质量,一个部门一个部门抽查,并在总部员工会议上点评,举一反三展开行为规范重要性的讨论,使员工认识到个人行为规范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是员工实践企业共同价值理念的基础,也是自己修身养性、陶冶情操、提升素质的途径,增强了广大员工履行行为规范的自觉性,员工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。

 ; ; 行为的规范从简单的动作开始,易于在员工内部推行,易于监督检查,易于员工掌握,正如“迟到了,罚站一分钟”一样,对迟到行为的控制实际上是对大家时间管理能力控制,同时也是对员工诚信行为的规范,试想在一个企业里,大家参加会议对按时开会无所谓,表现懒散,应该说也不是一个诚信的表现。但这种行为处罚是能够为员工接受的,在时间上设定为一分钟,又给对方留了一些余地,不至于让对方尴尬。现在有些企业文化动辄惩罚过严,矫枉过正,会遭遇到内部“不合作性”抵制,不利于良好行为的持久推广。

 ; ; 不少企业在创业阶段,往往不重视或顾不上对员工行为的影响,认为企业最主要的是生存问题,等企业发展走向正轨再影响员工的职业化行为,这样的想法不对,实际上,企业的发展是两条腿走路,一条是企业的“硬指标”,也就是企业基于营业额、利润带来的企业规模发展;另一条就是企业自身“内在精神”的培养,它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设成的,(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一齐抓,二者缺一不可),任何以牺牲员工素质建设加快物质建设的想法都是短期利益的驱使,必然要遇到长期发展所带来的阻碍。


本网站管理文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,绝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

中华企业管理网站联盟:
君远管理咨询网: http://www.gfar.com
中用管理培训网: http://www.zoneuse.com
中华企业管理网: http://www.guanli.org.cn
中华企业战略网: http://www.zhanlue.com.cn
21世纪企业文化网: http://www.21culture.com

点击次数:   【 打 印 】【 关 闭
上一篇:落后于时代的中层领导是企业的绊脚石
下一篇:国外企业激励理论述评
 文章搜索
 推荐文章
 热门文章
君远主页 | 关于我们 | 网站地图 | 版权说明 | 联系我们 | 友情链接 | TOP
Powered by gfar Design By gfar
Copyright © 2006-2007 gfar All Right Reserved